主題論壇三發表人
以儒釋道承啟智慧,實踐永續發展教育
發表人:謝明哲
臺東大學圖書資訊館館長
hmz@nttu.edu.tw
  謝明哲,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1988年畢業於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大學時於陳聖華居士受持心經,於圓覺宗智敏慧華金剛上師受持六字大明咒。畢業後在母校繼續深造,1990年獲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1992年退伍後即投入教職,在東方工商專校任電子科講師,並師事林久惟居士,受持金剛經,修習禪定和自在太極。1995年回母校繼續深造,因受益於自在樁立禪,1998年發明六鍵摩斯碼替代鍵盤,1999年獲電機工程博士學位,期間亦受毛齊武教授「自然天所生,工程人所造,融自然於工程,合天理於人性」教育理念啟發。

  2001年進入臺東師範學院任資訊教育學系副教授,2003年兼資訊管理學系籌設主任,同年臺東師範學院升格為臺東大學後,轉任資訊管理學系,兼系主任三年。2014年兼圖書資訊館館長迄今,期間推動參與虛實整合特色典藏,於2016年啟用「林文寶兒童文學特藏室」,2022年啟用「愛新覺羅毓鋆夏學特藏室」。2017年參與臺東大學綠色國際大學推動委員會,在曾耀銘校長帶領下,組織工作小組,執行「臺東大學綠色國際大學白皮書」之研擬與修訂,推動臺東大學參加UI GreenMetric世界綠色大學評比,評比成績連續四年逐年進步,2022年在全球1050所大學,臺東大學排名67。

  2008年提出智慧核心和健康簡諧律,設計、發展教材,在人因與健康資訊管理、智慧型資訊系統等課堂講授,並受邀擔任校內外專題講座,引導學者將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轉化為七種智慧(開朗、魄力、慈悲、莊嚴、熱誠、無私、樂活)。平時教學,以「自我成長,關懷生命,致力於追求內在自由平等,開啟智慧核心,臻於達理達觀,寓樂取法於自然,實踐健康、永續之生活」為教育理念,並引導學生從認識人性因素,內覺自身、觀照自心,培養如實面對問題的態度和方法。

  研究以設計科學為主,輔以行為科學,連結在地樂活產業,發展人因與智慧型資訊系統整合應用及產學合作,如:六易觸控鍵盤、電腦疲勞防護、健康照護智慧、滿意度管理決策智慧系統、虛擬書架系統、植樹造林區塊鏈、綠色知識經濟創新平臺等。相關研究連續十二年獲國科會醫工學門專題研究計畫補助,107年開始亦積極投入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執行循環經濟生態系相關研究迄今。研究成果在AAC、IEEE、JMBE、CHB、IP&M等學術期刊及研討會發表,包括13篇期刊論文、19篇國際研討會論文、25篇國內研討會論文。
  為因應全球各國所面臨的「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等問題,2015年聯合國在其發布的「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公布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人類和地球的和平繁榮提供了現在和未來的共享藍圖。其中,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不僅被視為優質教育(SDG4)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推動其他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成功因素。然而,隨著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興起,一方面為永續發展帶來機會,一方面也為永續發展帶來更嚴峻的考驗。因此,人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和善用AI,以促進永續發展,已成為當今實踐永續發展教育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以心經、金剛經、金剛三昧經、解深密經為基礎,參考心覺錄十法界圖,從人因(Human Factors)觀點建立心識結構之概念模型。應用此心識結構概念模型,本研究參考東西方文化對智慧(Wisdom) 和智能(Intelligence)的定義,深入探討智慧與智能的本質。為導正AI時代人們過度強調智能的偏誤,本研究從三無漏學與人因觀點進一步將智慧定義為善用智能的悟性,而智能則是善用知識的能力。同時,智慧和智能在本質上存在差異,智能屬有為法,可結構化且有規則可循,可以透過機器學習模仿;而智慧屬無為法,難以結構化且沒有一定的規則,因此無法透過機器學習來模仿,唯有透過心靈的傳遞,以心印心,讓人們解脫習染,轉迷為悟。例如,將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轉化為七種智慧(開朗、魄力、慈悲、莊嚴、熱誠、無私、樂活)。

  最後,本研究再參考老子、論語、和中庸對智慧與智能的相關論述,依據所提出的定義和心識結構概念模型,進一步檢視儒釋道三大哲學思想的契合點,並整理出有助於實踐永續發展教育的方針。面對AI時代的到來,本研究建議人們應該正確地將AI發展成為有益和友善的工具,同時長期投入永續發展教育,致力於培養人們的智慧以便善用AI科技,包括:傳永續發展之道(如承啟永續發展的智慧)、授永續發展之業(如實踐永續發展的行動)、解永續發展之惑(如解決永續發展的難題),如此才有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可能。

關鍵詞:佛法、夏學、人因、教育、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