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
劉伯溫、《易經》與大明王朝的國號
主持人:黃雅淳
臺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兼任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審查委員。曾任臺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弘光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弘光人文網路電視台執行長、教育部人文藝術學習網文學領域召集人等。 學術專長為中國古典文學、臺灣兒童文學,教授中國古代幻想性文學、華文兒童文學研究、臺灣兒童文學史、少女文學與文化、童話分析專題等課程。著有《思辨與追尋──兒童文學論集》、《居世何獨然──魏晉士人之悲情意識研究》、《走出教室的文學關懷》、《人文精神》(合撰)、《歷代寓言選》(合撰)、《歷代寓言八卷》(宋金元卷)》(合撰)等書及兒童繪本《會呼吸的麵包與麵包師父》。 學術領域幾經轉向,自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跨足當代文化創意產業,及兒童文學理論研究,經歷知識結構的拓展與重構的考驗,至今仍努力追尋自身的學術能量與學科發展之間的折衝及交匯的可能。
  徐泓教授是國內明清社會經濟史專家,本場講座他將以「劉伯溫、《易經》與大明王朝的國號」為題,探討「大明」 國號的各種傳說與緣由。

劉基(字伯溫)是明朝著名的開國功臣,為人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是和張良、諸葛亮齊名的智者。他在朱元璋創立明朝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軍師角色,民間有諺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和明朝國號有什麼關係呢?

中國歷代國號諸多起源,而明朝國號為「大明」的緣由,朱元璋在《即位詔》及其後官方文書均未說明,故後代多所猜測。有學者認為應該是出於明教(摩尼教),類似救世主的「明王出世」之說;又有學者指出因朱元璋曾一度剃髮出家為和尚,因此極有可能是出自《佛說大阿彌陀經》,因其經文中有「其光明所照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常大明」。此可表明新王朝之建立,可光明照天下,即使是幽冥之處亦「常大明」。而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以及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的廣為流傳,又將「大明」國號源於「明王」之說深入人心。

然而,徐泓教授博覽各種史料與學說,論證大明國號應與精通《易經》的劉伯溫有關。就國號出典的意義而論,以儒家首要經典《易經》的首章「乾卦」之「大明終始」、「終而復始」生生不息的文義來制訂國號,肯定比以明教的「明王出世」的宗教預言更為妥切、正當,更能彰顯「大明」王朝在元朝之後,「復漢官之威儀」的華夏傳統。且讓我們聆聽徐泓教授帶來的精彩思辨與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