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論壇二發表人
敦煌文化是陳封歷史還是傳承?
發表人:劉志強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榮退講座教授
mcgliu@gmail.com
共同發表人:楊宜瑄
香港恒生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助理教授兼副計畫主任
mcgliu@gmail.com
劉志強教授在學術及工業界有超過37年的工作經歷。 他是香港城市大學的創意媒體學院講座教授。
劉教授曾榮獲許多專業獎項和榮譽。例如,他獲得國際模式識別組織(Pattern Recognition)的突出貢獻榮譽獎;第一屆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學會(IEEE)的系統、人與控制分會舉辦的機器學習和控制論國際會議的最佳論文獎;2002年他成為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傑出教授;2005年他受邀成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國際講席教授(International Chair Professor);2006年他被選為美國電子電氣協會的傑出講師(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 劉教授在國際知名雜誌、會議發表過大量科技論文,出版多部專著。
劉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學歷史上唯一同時榮獲兩項教育大獎的講座教授:2011-2012 年度香港城市大學傑出教育獎和2012年香港特區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傑出教育獎(香港高等教育系統的最高教育成就獎)。
Chair Professor of Media Computing
School of Creative Media,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 CHINA
Email: mcgliu@gmail.com
劉教授曾榮獲許多專業獎項和榮譽。例如,他獲得國際模式識別組織(Pattern Recognition)的突出貢獻榮譽獎;第一屆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學會(IEEE)的系統、人與控制分會舉辦的機器學習和控制論國際會議的最佳論文獎;2002年他成為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傑出教授;2005年他受邀成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國際講席教授(International Chair Professor);2006年他被選為美國電子電氣協會的傑出講師(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 劉教授在國際知名雜誌、會議發表過大量科技論文,出版多部專著。
劉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學歷史上唯一同時榮獲兩項教育大獎的講座教授:2011-2012 年度香港城市大學傑出教育獎和2012年香港特區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傑出教育獎(香港高等教育系統的最高教育成就獎)。
Chair Professor of Media Computing
School of Creative Media,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 CHINA
Email: mcgliu@gmail.com
大家對敦煌與莫高窟都早有所聞,舞女飛天,反彈琵芭等等之類。我對那裡的故事也一直十分好奇,直到2013我應邀參與了一項旨在用計算機視覺(computer vision)與AI技術監測敦煌壁畫受損情況的國家重點研究項目,才有機會參觀了包括莫高窟在內的幾個窟洞和一些重點保護不對游客開放的壁畫。
從公元四世紀經歷了千年的發展,又加上數百年的棄置,這些經歷無數滄桑的壁畫的破損狀況非常令人堪憂。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曾感嘆地說「年老多病…敦煌壁畫脆弱得像酥團」。我亦有同感:那些吃力地附著在泥牆上的原本五彩斑斕、絢麗無比的飛天與反彈琵芭已變得斑駁陸離、岌岌可危,好像輕輕吹一口氣就會如灰一般散盡!永久保存幾乎不可能。
借著昏暗的燈光,我拼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跟蹤那一條條好像隨時會消失的輪廓,細心地分辨那依稀可見的色彩,這時我仿佛是在與那些孤獨且執著的畫匠們閒聊,當然也少不了許多問候。那些令人世人矚目甚至陶醉的佛教藝術作品都是他們克服極大艱難在幾乎黑暗無光的洞窟中描繪出來的;他們耗盡畢生精力在用泥巴和麥秸等自然材料混合塗抹而成的牆壁上繪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燦爛美麗的畫卷,這些畫卷也將我帶入了歷史中。
據傳公元前121年西漢軍隊在河西戰勝了匈奴,從此將敦煌與河西走廊歸入西漢王朝。約二十年後西漢在敦煌建立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和元狩四年(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對開拓西域作出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貢獻,使西域各國商人能夠通暢地經敦煌往來長安洛陽以及中原地區,促進了通商貿易與文化交流。伴隨著絲綢之路的穩定與發展,當時敦煌除了商人也雲集了許多社會名流、藝術家與各類工匠—站在如今的戈壁荒漠上我很難想像當初的繁榮景像。
在隋唐之前壁畫藝術曾是相當盛行的。在這個時代敦煌藝術家們深受中原文化和印度佛教、犍陀羅與希腊羅馬藝術風格的影響。隋唐時期敦煌壁畫風格也傳到了日本。從藝術角度來看敦煌壁畫主要是佛教畫作,旨在宣揚佛主與他的生平,當然也少不了描繪一點當時的社會環境;我就看到一幅壁畫中身著唐裝的男子橫握大刀攔路向胡人索要買路錢的畫面。我深受啟發:為何不傳承千年敦煌壁畫繼續開鑿新洞?在這裡藝術家們可以畫我們這個信息時代諸如低頭族、自媒體、網購這樣的人文景觀?至少也可以留下一點我們曾經存在的痕跡。
我想利用這個暫短的機會與各位討論敦煌藝術的發展與數百年消失,近代的失而復得與從視覺角度簡單探討隋唐時期敦煌壁畫對現代舞蹈藝術的啟示,以及現代毫無創意地盲目復古。聚焦敦煌藝術給我們的提示:歷史並不是陳封往故,而是對人類共同活生經歷粗曠模糊的記錄。在我們這個瘋狂的大數據網絡時代,生活在指尖上的人們沉迷於虛擬世界,依賴AI幾乎脫離了現實,同時也飛快地喪失了創造能力。在這個快得令人昏暈的數字時代人類能寫下何種歷史?虛擬如煙?
從公元四世紀經歷了千年的發展,又加上數百年的棄置,這些經歷無數滄桑的壁畫的破損狀況非常令人堪憂。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曾感嘆地說「年老多病…敦煌壁畫脆弱得像酥團」。我亦有同感:那些吃力地附著在泥牆上的原本五彩斑斕、絢麗無比的飛天與反彈琵芭已變得斑駁陸離、岌岌可危,好像輕輕吹一口氣就會如灰一般散盡!永久保存幾乎不可能。
借著昏暗的燈光,我拼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跟蹤那一條條好像隨時會消失的輪廓,細心地分辨那依稀可見的色彩,這時我仿佛是在與那些孤獨且執著的畫匠們閒聊,當然也少不了許多問候。那些令人世人矚目甚至陶醉的佛教藝術作品都是他們克服極大艱難在幾乎黑暗無光的洞窟中描繪出來的;他們耗盡畢生精力在用泥巴和麥秸等自然材料混合塗抹而成的牆壁上繪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燦爛美麗的畫卷,這些畫卷也將我帶入了歷史中。
據傳公元前121年西漢軍隊在河西戰勝了匈奴,從此將敦煌與河西走廊歸入西漢王朝。約二十年後西漢在敦煌建立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和元狩四年(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對開拓西域作出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貢獻,使西域各國商人能夠通暢地經敦煌往來長安洛陽以及中原地區,促進了通商貿易與文化交流。伴隨著絲綢之路的穩定與發展,當時敦煌除了商人也雲集了許多社會名流、藝術家與各類工匠—站在如今的戈壁荒漠上我很難想像當初的繁榮景像。
在隋唐之前壁畫藝術曾是相當盛行的。在這個時代敦煌藝術家們深受中原文化和印度佛教、犍陀羅與希腊羅馬藝術風格的影響。隋唐時期敦煌壁畫風格也傳到了日本。從藝術角度來看敦煌壁畫主要是佛教畫作,旨在宣揚佛主與他的生平,當然也少不了描繪一點當時的社會環境;我就看到一幅壁畫中身著唐裝的男子橫握大刀攔路向胡人索要買路錢的畫面。我深受啟發:為何不傳承千年敦煌壁畫繼續開鑿新洞?在這裡藝術家們可以畫我們這個信息時代諸如低頭族、自媒體、網購這樣的人文景觀?至少也可以留下一點我們曾經存在的痕跡。
我想利用這個暫短的機會與各位討論敦煌藝術的發展與數百年消失,近代的失而復得與從視覺角度簡單探討隋唐時期敦煌壁畫對現代舞蹈藝術的啟示,以及現代毫無創意地盲目復古。聚焦敦煌藝術給我們的提示:歷史並不是陳封往故,而是對人類共同活生經歷粗曠模糊的記錄。在我們這個瘋狂的大數據網絡時代,生活在指尖上的人們沉迷於虛擬世界,依賴AI幾乎脫離了現實,同時也飛快地喪失了創造能力。在這個快得令人昏暈的數字時代人類能寫下何種歷史?虛擬如煙?
楊宜瑄博士出生於臺灣臺北市,藝術創作者,編舞家以及教育工作者。於香港的大學及研究所任教多年(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恒生大學),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委員,聯合國國際舞蹈協會委員、義大利威尼斯衛星藝展總策劃、世界圖形學大會(亞洲區)ACM SIGGRAPH Asia, Art Gallery藝術展覽的策展主席、國際女性現代藝術展之總策展人、並且擔任藝術地圖ArtMap媒體的董事等公職。
楊 博士屢屢獲得國際獎項,她曾獲得紐約海外優秀青年獎、法國著作權人協會CISAC 藝術榮譽博士、英國倫敦國際創意大賽、美國IPA國際攝影獎以及全球影響力舞蹈冠軍等殊榮。楊博士的藝術創作以及編舞作品也活躍於國際大型的活動,包括在希臘雅典舉行的國際舞蹈藝術節。
楊博士的學術研究專注於新媒體傳播、視覺文化和表演藝術。目前正研究沉浸式科技於劇場表演文化的影響,該研究項目獲得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金。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Program Director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mail: rochelleyang@yahoo.com
楊 博士屢屢獲得國際獎項,她曾獲得紐約海外優秀青年獎、法國著作權人協會CISAC 藝術榮譽博士、英國倫敦國際創意大賽、美國IPA國際攝影獎以及全球影響力舞蹈冠軍等殊榮。楊博士的藝術創作以及編舞作品也活躍於國際大型的活動,包括在希臘雅典舉行的國際舞蹈藝術節。
楊博士的學術研究專注於新媒體傳播、視覺文化和表演藝術。目前正研究沉浸式科技於劇場表演文化的影響,該研究項目獲得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金。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Program Director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mail: rochelleyang@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