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賓致詞
毛重義
毓鋆老師在臺東的學生
簡歷
  • 我是台灣台東縣台東市普悠瑪部落(Puyuma-目前是台東縣台東市南王里)的卑南族人。光復後改姓名為毛重義,後改陳雄義,目前居住在台北市天母。
  • 公元1932年六月廿五日生於臺東廳南鄉梹榔樹格社五十六番戶(今台東縣卑南鄉賓朗村12鄰下賓朗7號)普悠瑪Lujadan(綠噶丹)宗族Paelabavang(巴厄喇邦)家族
  • 公元1934年四月貳拾五日過繼給臺東廳卑南區卑南七十三番戶之一(今台東市南王里 )Raera(拉厄拉)宗族的Bakabak(巴戛巴古)家族表姑父陳宗志(族名Mudungan,日名モロガン)為養子
  • 公元1939年四月入卑南公學校(位於舊部落即今卑南里)。公元1940年改名卑南國民學校(遷入卑南新部落即今南王里)
  • 公元1945年三月小學畢業,四月入卑南青年學校(八月解散)。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台灣光復。
  • 公元1946年八月入台東縣立台東農校初級部(公費原住民學校住校)
  • 公元1948年四月初見毓老師(其時稱劉老師)至校,七月升為省立台東農校,八月劉老師任教務主任。九月起遵照毓老師要求每日下課後即至老師宿舍學習古漢文。
  • 公元1949年七月初農畢業。八月入台東農校高級部,毓老師已離開農校。十月至台東縣國民黨黨部辦公室拜見毓老師。
  • 公元1952年七月高農畢業。八月就業考試合格並在花蓮受就業訓練,八月二十五日至卑南鄉公所服務
  • 公元1954年十一月渡日就讀日本電機大學  公元1958年三月日本電機大學畢業在東京青山商會任技術員
  • 公元1960年八月到大陸上海電子儀器廠任技術員  公元1961年十一月調任天津市(當時為河北省省會)電子儀器廠任技術員
  • 公元1974年八月調任河北省石家庄建築工程隊任工程師
  • 公元1990年四月北京市政府借調執行亞運會工程,後接部會建築工程
  • 公元1993年六月退休返台
  • 公元2000年四月經表妹孫秋香見到了毓老師並請老師到我家坐,之後我和太太去過毓老師住處三次拜訪
  • 公元2017年6月奉元學會李淑珍學妹還有吳克、劉義勝倆學弟,經林志興等找到毛學長
  • 公元2021年二月為感念師恩捐地興建毓鋆紀念館並建立愛新覺羅毓鋆文化基金會。
摘要
  首先謝謝臺東大學曾校長及財團法人臺東縣愛新覺羅毓鋆文化基金會辦理這次華夏論壇,一方面宣揚華夏文化,一方面紀念我的老師愛新覺羅毓鋆先生。
  我初次見到毓老師時,那年我十七歲。對老師最深刻的印象是:
  一、 老師非常重視原住民,他自遙遠的東北,到當時極為偏僻的臺東,辦理農校教育,跟我們原住民共同生活,共同建設地方,完全融成一片。
  二、 老師重視文化精神傳承:籌建胡鐵花紀念碑、鐵花路、編臺東文獻、寶桑叢書,保留了大量的地方文獻資料。課餘並教我讀經背古漢文。
  三、 推動民主政治:1.辦理臺灣第一次民主選舉。2.選舉時由農校同學參與選務,負責監票。為臺灣日後的民主紮根基層。
  後來更讓我震撼的是:年長後知道老師精通日語,可是在當時環境下,對學生絕不說日語。這就是民族的氣節、國格,也是一代儒者身教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