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論壇
追溯先祖文公朱熹的踪迹—他的理念、理想和理學
主講人:朱星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教授
協同主講人:朱旗
北京機電研究所 榮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協同主講人:朱辰
北京皓海陽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榮退副總經理
文公朱熹 第廿五世孫,祖籍:浙江省鎮海(現屬寧波市)。 學歷:德國薩爾大學自然科學博士(1986,Universität des Saarlandes, Germany),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科學碩士(1983,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蘭州大學物理系 學士(1976,甘肅蘭州)。
二十世紀80年代初期師從德國薩爾大學Herbert Gleiter教授(德國科學院資深院士(Mitglied Leopoldina),參加國際上第一個奈米晶體材料研究組,從事奈米固體材料科學、奈米晶體材料的結構與物理性能研究和掃描探針顯微學在凝聚態物理中的應用研究。1987年歸國後,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博士後、副教授、教授。從事超越光學衍射極限的高分辨近場光學顯微與近場光譜研究,納米微區光學性質和光譜研究,生物大分子體系的近場光學-近場光譜方法,表面等離激元學,奈米結構中的表面等離激元共振的形成與機理研究,以及奈米光學在微奈光學器件中的應用。
曾經以客座教授身份,在德國明斯特大學(1996,Universität Münster)和德國赫姆霍茲集團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2001,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從事短期合作研究。多年從事高等學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特別是人格素質的培養。近年來關注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傳承,如文公朱熹的思想對於同時代和後代國人思維方式的深遠作用,以及他的理學精髓對當代社會的影響。曾任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SAC TC279)、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物理學會物理名詞委員會主任、中國物理學會會刊《物理》主編(2015-2020)。
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第二委員會委員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IUPAP,Commission 2- Symbols and Fundamental Constants)。 第11屆國際近場光學學術會議主席(NFO-11: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ar-field Optics and Related Techniques, 2010)。國際光學與光學工程協會SPIE):Photonics Asia 2002/2004/2007年分會:Nanophotonics, Nanostructure, and Nanometrology主席。亞太地區物理學會聯合會常務理事會成員 (Association for Asia and Pacific Physics Societies - AAPPS council member (2013-2019)等。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100871北京海澱區 成府路 209號
Email: zhuxing@pku.edu.cn
二十世紀80年代初期師從德國薩爾大學Herbert Gleiter教授(德國科學院資深院士(Mitglied Leopoldina),參加國際上第一個奈米晶體材料研究組,從事奈米固體材料科學、奈米晶體材料的結構與物理性能研究和掃描探針顯微學在凝聚態物理中的應用研究。1987年歸國後,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博士後、副教授、教授。從事超越光學衍射極限的高分辨近場光學顯微與近場光譜研究,納米微區光學性質和光譜研究,生物大分子體系的近場光學-近場光譜方法,表面等離激元學,奈米結構中的表面等離激元共振的形成與機理研究,以及奈米光學在微奈光學器件中的應用。
曾經以客座教授身份,在德國明斯特大學(1996,Universität Münster)和德國赫姆霍茲集團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2001,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從事短期合作研究。多年從事高等學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特別是人格素質的培養。近年來關注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傳承,如文公朱熹的思想對於同時代和後代國人思維方式的深遠作用,以及他的理學精髓對當代社會的影響。曾任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SAC TC279)、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物理學會物理名詞委員會主任、中國物理學會會刊《物理》主編(2015-2020)。
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第二委員會委員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IUPAP,Commission 2- Symbols and Fundamental Constants)。 第11屆國際近場光學學術會議主席(NFO-11: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ar-field Optics and Related Techniques, 2010)。國際光學與光學工程協會SPIE):Photonics Asia 2002/2004/2007年分會:Nanophotonics, Nanostructure, and Nanometrology主席。亞太地區物理學會聯合會常務理事會成員 (Association for Asia and Pacific Physics Societies - AAPPS council member (2013-2019)等。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100871北京海澱區 成府路 209號
Email: zhuxing@pku.edu.cn
先祖文公朱熹(1130年~1200年)是南宋時期的理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詩人,是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與程顥、程頤等共創的理學被稱為“程朱理學”,形成了儒學思想文化的傑出代表。
我們的父親朱兆祥出生於浙江鎮海(現寧波市鎮海區),曾任寧波大學首任校長。我們很小時聽父親講,文公的後裔有一支落戶在鎮海,他是文公的廿四世後代,而我們則是第廿五世孫。對於幼時的我們,很難理解作為文公後代的意義,更難理解他的理學。然而,父親講授給我們的一首古詩拉近了我們和千年前祖先的關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我們的先祖文公朱熹。他以借景抒情的方式,講述了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保持我們精神和思想的清靈和進取心的道理。由此,我們就開始慢慢關注有關文公的學說、思想和他對社會的影響。父親晚年一直關心有關文公的研究,並且被聘請為朱子研究會的顧問。從他收集的大量有關文公的族譜、文集、詩歌、墨寶中,可見他對於文公和他的理學充滿感情。
文公祖籍是江西婺源,西元1130出生于福建尤溪縣,成長和求學在福建武夷山崇安縣五夫裡。為了興辦書院和宣傳自己的理念,他的足跡遍佈湖南、江西、福建,在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等講學和探討學問。
對於我們兄弟姐妹來說,文公如何從一個自幼聰慧的兒童成長為一代聖人的道路一直是個謎。為此,過去幾年間,我們分別實地訪問和探索了文公有關的祖籍江西婺源、出生地福建尤溪、成長與發展的五夫,以及他成年後思想成長的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等地,追溯先祖的蹤跡、學習和探索他的理念、理想,以致上升為獨特的理學的形成過程。
在這個報告中,我們將簡要回顧文公的歷史,介紹鎮海虹橋朱氏後代的傳承族譜。進一步用我們實地探訪婺源、尤溪、五夫、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等地的感受和體會,從中探索文公思想形成的環境、教育背景和推廣他的理念的脈絡。報告中,我們還將結合文公的兩個膾炙人口的作品:“文公家訓”和“白鹿洞學規”的內容和對於民眾教育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進行討論。並且嘗試將先祖文公那個年代的教育觀念與當代的人才培養理念進行比較,以推動適應資訊時代需要的新一代學生的培養需求。
我們的父親朱兆祥出生於浙江鎮海(現寧波市鎮海區),曾任寧波大學首任校長。我們很小時聽父親講,文公的後裔有一支落戶在鎮海,他是文公的廿四世後代,而我們則是第廿五世孫。對於幼時的我們,很難理解作為文公後代的意義,更難理解他的理學。然而,父親講授給我們的一首古詩拉近了我們和千年前祖先的關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我們的先祖文公朱熹。他以借景抒情的方式,講述了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保持我們精神和思想的清靈和進取心的道理。由此,我們就開始慢慢關注有關文公的學說、思想和他對社會的影響。父親晚年一直關心有關文公的研究,並且被聘請為朱子研究會的顧問。從他收集的大量有關文公的族譜、文集、詩歌、墨寶中,可見他對於文公和他的理學充滿感情。
文公祖籍是江西婺源,西元1130出生于福建尤溪縣,成長和求學在福建武夷山崇安縣五夫裡。為了興辦書院和宣傳自己的理念,他的足跡遍佈湖南、江西、福建,在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等講學和探討學問。
對於我們兄弟姐妹來說,文公如何從一個自幼聰慧的兒童成長為一代聖人的道路一直是個謎。為此,過去幾年間,我們分別實地訪問和探索了文公有關的祖籍江西婺源、出生地福建尤溪、成長與發展的五夫,以及他成年後思想成長的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等地,追溯先祖的蹤跡、學習和探索他的理念、理想,以致上升為獨特的理學的形成過程。
在這個報告中,我們將簡要回顧文公的歷史,介紹鎮海虹橋朱氏後代的傳承族譜。進一步用我們實地探訪婺源、尤溪、五夫、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等地的感受和體會,從中探索文公思想形成的環境、教育背景和推廣他的理念的脈絡。報告中,我們還將結合文公的兩個膾炙人口的作品:“文公家訓”和“白鹿洞學規”的內容和對於民眾教育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進行討論。並且嘗試將先祖文公那個年代的教育觀念與當代的人才培養理念進行比較,以推動適應資訊時代需要的新一代學生的培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