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論壇一發表人
夏學的源起和主體及其在當代的意義
發表人:潘朝陽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與東亞學系榮退教授
t24012@gmail.com
  籍貫:臺灣苗栗市,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蕉嶺。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學士、碩士、博士。

  書院經驗:師從愛新覺羅毓鋆先生,在天德黌舍也就是奉元書院學習夏學。

  現任:臺灣師大地理系與東亞學系榮退教授、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釣魚臺教育協會理事、臺灣周易文化研究學會理事。

  曾任:臺灣師大國際與僑教學院創院院長、地理系系主任、東亞文化暨發展系創系系主任、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僑生先修部部主任、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主任、「鵝湖月刊社」主編、社長。廈大、閩南師大、信陽師院短期講座教授。

  專著: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2《明清臺灣儒學論》、3《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4《臺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5《臺灣漢人通俗宗教的空間與環境詮釋》、6《時代憂患與國族思維》、7《儒學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8《家園深情與空間離散—儒家的身心體證》、9《天地人和諧—儒家的環境空間倫理與關懷》、10《沈思儒家:儒學儒教的鉤深致遠》、11《實踐儒家:儒學儒教的踐履施行》、12《知性儒家:儒學儒教的知識之路》、13《儒家臺灣》等。
  先師愛新覺羅毓鋆先生創建「天德黌舍」(「奉元書院」),講授中國之學垂一甲子,先生稱其學為「夏學」,其大義雖也是依乎傳統「國學」之典籍,但其中卻具有獨特的精神和方向,非是普通「國學」,乃特別標榜「夏」之大義,「夏學」是「人之學」且至「大人之學」的講明和教誨,須立志由之循之踐之而終身臻於大人之境界。「夏學」的另一層意義,則是由「夏」至乎「諸夏」而達於「華夏」,故即是「華夏之學」。

  先生的傳統經典之初學及其根基之建成,是傳承於先生的慈母,母教子而使子成聖成賢,其母教導幼少年之先生,其督導甚嚴,以《十三經》為讀本,日夕必須誦讀,至十三歲,乃習熟通讀完成,這樣的紮實堅篤之功夫,就是先生心靈人格以及應世接物並開展一代大儒傳揚夏學的基礎。

  其次,「夏學」的學思源起,則是先生於壯年時期接觸到黃岡熊十力先生的著作而私淑之,於其中學習並轉化為其「夏學」的重要原素和元神,特別是熊老夫子的《讀經示要》、《乾坤衍》、《體用論》、《明心篇》、《原儒》等巨著中的學理和觀念。

  基於上言的脈絡,一是家學庭訓,這是坤德;獲得熊老夫子之專書而習得其中的元仁剛健之生生大道,這是乾德。

  「夏學」的大河長流的源頭是孔子,而由孔子下達乎熊老夫子,由熊老夫子再於臺灣奉元書院終身講授弘揚「夏學」的先生。

  從這條脈絡追溯,「夏學」之核心,是奉元。「奉」有推尊之義,亦有徹行之義,而其根本就是「元」,元者生生之天德也,在天地、在人及在於萬物之本體,就是此天德,即是此「元」。而「元」,於孔子之話語就是「仁」。

  但是「夏學」有其結構性主軸,那就是孔子的《易》與《春秋》;《易傳》重心是「元」,再者,《春秋》核心亦是「元」。《易》之「乾坤之元」和《春秋》之「變一為元的元」,實則是一。約之而為「奉元」。奉元之志,孔子傳之弟子,而弟子傳子思孟子、傳子夏荀子、傳公羊家和穀梁家,其後即開漢世經學的大傳統,就《公羊春秋》言,其大家是董生,而《公羊傳》和董生《春秋繁露》之主旨最高境界是至致「太平大同」。

  先生以「奉元」為志,此是「夏學」的主體;其目的是經世致用以濟民,弟子和國人踐行「夏學」,使華夏從「據亂世」而至「升平」,最終臻乎「太平」。現階段,中國首需「內諸夏而外夷狄」,即兩岸必須以重歸和平大一統,華夏就進入「升平世」,再則就需依「生生大德」和「奉一為元」的之義使「夷狄皆入於爵而天下遠近小大若一」,於是王道大行於全世界。